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自道路畅通以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旧很严峻,据预测,假如道路交通安全情况不加以改善,到 2030 年,全球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将达到 240 万。"在日前召开的 2025 中国智能交通论坛上,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表示,尽管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态势,但是,当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依旧很多,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旧严峻。"道路交通损害是世界各地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死亡和损害的一个主要原因。"吴忠泽援引 2025 年 6 月 15 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说,全球每年有 127 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以 2025 年为例,美国 37261 人,俄罗斯 29936 人,印度 XXX 人,中国 73484 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据悉,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由 2025 年的 66.7 万起下降到 2025 年的23.8 万起,死亡人数从 10.4 万人下降到 6.8 万人,万车死亡率从 10.8下降到 3.6,10 万人口死亡率由 8.1 降至 5.1。"但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旧严峻。"吴忠泽认为,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进展阶段,道路交通依法规划建设、依法履行职责、依法提高保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国民整体安全意识、法制意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近几年以来因机动车未礼让行人导致事故致死人数年均增长 5%。另一方面,机动车快速增长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交通参加者文明素养、道路交通管理力量和管理水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影响和制约道路交通安全的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2025 年 2 月 18 日,科技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开始实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运用交通工程和技术手段积极开展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讨论和探究,着力破解道路安全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目前全国已有 568 个城市建成了集接处警、信息采集、交通控制于一体的交通指挥中心,390 个城市主干道实现了交通信号智能控制。高速公路、重要国道、省道安装了超速监测系统以及行车安全提示系统。依法在危险化学品运输、长途客车等营运汽车上安装使用行车记录仪,强化了对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的安全动态监管。今年初,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综合预防与处置集成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重大项目依托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由科技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共同组织实施。估计项目实施完成后,在示范区域内,年亿车公里交通伤亡人数同比 2025 年下降20%;年亿车公里特重大交通事故数同比 2025 年下降 50%;合法营运车辆安全受检率达到 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