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资信评级制度的建立与进展 [摘要] 在银行资信评级上,国际着名评级机构如穆迪、标准普尔等都建有自己的一套评估体系,虽然其公正性时常受到诘问,但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却不容质疑。与之相比,我国银行评级工作起步较晚,加之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会计制度的差异、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信用状况的不理想等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评级者和评级对象的信用等级意识,也影响了评级结果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同度,导致我同银行评级业的进展比较缓慢,与即将到来的激烈金融竞争不相适应。 在银行资信评级上,国际着名评级机构如穆迪、标准普尔等都建有自己的一套评估体系,虽然其公正性时常受到诘问,但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却不容质疑。与之相比,我国银行评级工作起步较晚,加之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会计制度的差异、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信用状况的不理想等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评级者和评级对象的信用等级意识,也影响了评级结果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同度,导致我同银行评级业的进展比较缓慢,与即将到来的激烈金融竞争不相适应。 一、银行资信评级制度对我国银行业进展的重要性 所谓银行资信评级是指社会通过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采纳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银行的资本金状况、经营绩效、风险管理、外部监管、市场环境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估,并用简单、直观的评级符号表述其优劣,并向公众公布的评价行为。其实质就是对银行债务偿付能力和违约风险的评估。 银行资信评级制度的建立对我国银行业作出客观、公正的银行评级极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银行的信用状况与银行的支付能力、服务质量紧密相关,虽然国家可能会对储蓄存款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但存款人的权益仍可能得不到及时的保障。银行重组、破产的风险在增加,使存款人的风险也在增加。建立银行资信评级制度,有助于存款人了解银行的资信水平和经营能力,保证其资产的安全性、收益性,防止出现由于银行经营不善和倒闭而引起的挤兑和恐慌。 建立银行的信用评级制度有助于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在激励机制。在外部约束机制作用下促使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加快法律规范化经营步伐。猎取客观公正的信用等级,已经成为银行树立稳健形象、拓展业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策略与手段。通过信用评级,银行可以从中找到差距,改进管理。对同业交易而言,交易对手的信用高低,直接影响到交易的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