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规与政策探析 摘要;20-~-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法规政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大力进展高职的决策与某些现行政策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本文在分析高职法规政策建设成绩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改进意见。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法规;政策 20 世纪 80 年代之初,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还处在初创时期,法规建设尚处于空白,政策建设也比较薄弱。尽管《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文件提出要积极进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但这些政策主要局限于宏观层面上,至于高职究竟是什么、怎样进展等具体问题则较少涉及。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展,对各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大大增加,高职进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与此相适应,一些高职法规、政策也陆续出台。 一、近 10 年我国高职法规、政策建设的主要成绩 (一)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1996 年 5 月 15 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把高等职业教育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9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其中第 68 条规定:“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这进一步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二)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1999 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对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育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有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主动适应农村工作和农业进展的新形势,培育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1999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进展高等职业教育,培育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 (三)提出了进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多种途径 1994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现有的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育目标来进展高等职业教育。仍不满足时,经批准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