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所谓利息所得税刺激和扩张消费需求的效果剖析

所谓利息所得税刺激和扩张消费需求的效果剖析_第1页
1/26
所谓利息所得税刺激和扩张消费需求的效果剖析_第2页
2/26
所谓利息所得税刺激和扩张消费需求的效果剖析_第3页
3/26
所谓利息所得税刺激和扩张消费需求的效果剖析 [摘要]开征利息所得税不会降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它在造成居民收入下降的同时削弱了其消费能力;增加税收会起到抑制需求的作用;希望政府投资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有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而且社会保障制度的曲折和漫长对征税刺激消费和扩张需求的保证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对利息所得课税达不到刺激消费和扩张需求的效果。[关键词]利息所得税边际消费倾向投资收入近期有学者主张对居民储蓄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并从社会政治经济进展大局及财政税收金融的角度出发,认为此举能产生不错的刺激消费和扩张需求的效果。笔者认为是不可行的,对此,署名张峰的同志,在《涉外税务》1999年第一期刊载的“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之我见”一文中说,对居民利息所得课征20%的个人所得税,便会达到刺激消费和扩张需求的效果,其逻辑推导过程是这样的:征税引起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便会导致消费的增加,同时会增大投资系数,从而达到上述效果。前提条件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抑制股市过渡波动二者并举。其实个人所得税对储蓄、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一般说来,前面的推理不可能成立。一通常地讲,个人进行储蓄是出于三个动机,即生命周期动机、谨慎动机和馈赠动机。个人所得税对不同动机的储蓄的效应是不一样的。基于馈赠动机主要是受遗产税的影响,中国尚未开征此税,所以利息所得税对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本文主要讨论课税对其它两个动机的影响。第一,对于生命周期动机的储蓄而言,利息所得税由于会影响个人不同阶段消费的相对价格,所以消费———储蓄关系方面也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一方面,政府对利息收入课征所得税,会减少个人未来的实际收入,个人一生的总收入也会随之减少。在一个最简单的生命周期模型中,消费只分为两个阶段。假定第一阶段的消费和第二阶段的消费都是正常品,那么个人总收入的减少将会导致个人对这两个阶段消费需求的下降,而第一阶段消费的减少则意味着当期储蓄的增加,这是收入效应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对储蓄利息课税会提高第二阶段的消费价格,个人为了保持效用和福利水平不变,将会放弃一些第二阶段的消费以增加现期的消费,即用当前的消费来替代一部分未来的消费。当前消费增加,储蓄相应减少,即税收的替代效应使得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而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用是同时在起作用的,其净效应则主要取决于家庭个人对消费的时间偏好,理论分析得不出明确的结论。它取决于消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所谓利息所得税刺激和扩张消费需求的效果剖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