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牢安全基础,实现长治久安维护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不能只着眼于运动式的检查、暴风式的处理、亡羊补牢式的问责,功夫要下到打基础上。有一个法则、一个定理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一个法则是“海恩法则”,该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定有 29 次轻微事故和 300 起未遂先兆以及 1000 起安全事故隐患。一个定理即“墨菲定理”,该定理认为: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回想近几年以来,各地发生的一系列重特大事故,几乎都与安全生产工作作风不扎实、隐患排查不力、工作基础不牢有关。不少地方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对国家确立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在贯彻执行中走了样、变了形。目前,我们不能无视这样一个现实:一些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虽然说了一些狠话,喊了许多口号,安全生产依旧是“挂在墙壁上看、写在文件上传”。不做基础性的工作,没有实行针对性、根本性、长远性措施,导致事故接二连三发生。安全基础管理薄弱,“三违”现象屡禁不止,责任制不落实,监督管理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仔细,甚至搞形式、走过场、自欺欺人,不思考问题,不讨论措施,不总结以往的经验,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甚至连安全生产工作汇报都要照搬照抄,这都源于基础工作的不牢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不牢,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发生事故是必定的。基础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就要求在强抓安全生产工作时,一定要狠治“懒、散、松”的坏毛病、坏习气,要持续性地挽起袖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深化一线抓落实;不仅要在思想上“紧”起来,更要在行动上“快”起来,做到眼勤、脑勤、嘴勤、腿勤、手勤。只有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克服松懈懒惰思想,克服和纠正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责任不落实等问题,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才能确保长治久安。只有持之以恒,注重细节,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必须以“隐患治理年”为契机,深化基础建设,深化隐患排查,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目前,安全生产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为什么有的地方很长时间不会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有的地方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类似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关键就在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