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生活公开课教案溧阳市上黄初级中学执教:冯亚娟级别:校级班级:上黄初级中学初一(3)班时间:2014年3月7日教学目标:1.通过对人体运动时具体结构变化的研究和探索,学生从中获得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性学习习惯。2.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线造型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对艺术的热爱。3.学习人物全身写生的基本知识,掌握站立坐卧人物的写生方法,初步学习用速写这种艺术语言,较为生动地表现人的多种运动状态。并在这种体验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教学重点:了解运动中人的结构特征,全身人物的比例及人物的动态。教学难点:学会借助动势线这一手段简练、概括、扼要、准确地将自己所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简要明确地描绘下来。教学准备:全身人物比例图、动态图等;速写作品;学生的人物绘画作品学生准备:搜集若干张自己喜欢的人物绘画作品,表现形式不限。常用绘画工具自己和他人的合影照片。收集大师的优秀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1、大师及师生的优秀作品。2、播放图片二、新授1、教师结合人体比例、结构图和动态图引导学生简单了解人体结构与比例及动态规律:①全身人物的结构:全身人物的结构首先为各部分结构的组合,包括脊柱、头、胸、骨盆、上肢、下肢等,这些外部形体关系可概括为“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其次是上述的结构关系在具体的写生对象,具体的空间状态下所产生的隐与显,虚与实,大与小,长与短,紧与松等差异与变化。二者结合,才是完整的结构概念。②全身人物的比例:人物的比例通常以头长为单位。我国成年人身高约为7个半头长度,从下颌到乳头至肚脐各1头长,从足底到膝关节至大转子各2个头长,大转子连线至肚脐半个头长。上肢约为3个头的长度,肩峰到肘关节1个头长,肘关节到腕关系1个头长度。下肢约为四个头的长度,大转子到膝关节2个头的长度,膝关节到足底2个头长度。③小孩的体形比例特点是:头大,下肢短,上身显得长,十岁左右的儿童身高为5个头长略微多点,五岁儿童身高为5个头长不到,幼儿身高为4个头长④、立七坐五蹲三半坐着的人由于腿部弯曲,高度为5个人头,正面对着他时,可用服饰来表现,侧面对着他时可把腿部弯曲画成近似于直角状。坐着的人一定还有凳子、椅子依靠着,必须画出你可以看到的凳子,椅子的角,画时要注意透视现象。2、作画步骤:教师作范画①观察人物的姿态进行分析②大致轮廓勾出人物姿态③从头部开始画人物,进行详细刻画④修改3、交流自己所带的照片请小组选派代表将自带的合影照片进行展示,介绍一下这张照片的来历,它在你心目中的价值。三、学生作业今天,让我们用心、用笔、用线来画出这张照片中的人物,抒发自己对这张照片的感情。5、评价方式(1)通过小组相互交流作业,各自提出不同意见。(2)师生共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作业。6、评价点(1)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2)静物表现方法是否与他人不同。(3)了解了哪些相关知识。第五课仕女-簪花溧阳市第五中学执教:李岩洋级别:校级班级:第五中学初一(1)班时间:2014年3月28日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妆、饰文化,感受精湛的制造工艺,体会吉祥纹饰表达的美好寓意。技能目标:根据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饰品,培养学生的设计、审美及动手制作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服饰艺术,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提升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饰文化的特征。教学难点:中国饰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彩色胶泥、彩色卡纸、铜丝、串珠等其他易得物品。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簪花仕女图,说出美的地方。2、从簪花仕女图了解中国古代的服、妆、饰3、介绍簪花仕女图的刻画内容:精致的刻画几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嫔妃在庭院中戏犬、赏花、徐行等生活场景,她们头戴簪花造型典雅,装扮艳丽二新授1、唐朝服装的特点高贵华丽色彩浓艳2、唐代妇女的化妆可谓是一件“盛事”!面部化妆的顺序•敷铅粉•抹胭脂•施鹅黄•画黛眉•点口唇•描面靥•贴花钿3、古代妇女饰品一)从图片上发现饰品二)按功能分•发饰——发簪、钗、梳、步摇等•耳饰——耳环、耳珠、耳坠•佩饰——项饰、腕饰、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