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日根据地农业科研及变迁

抗日根据地农业科研及变迁_第1页
1/32
抗日根据地农业科研及变迁_第2页
2/32
抗日根据地农业科研及变迁_第3页
3/32
抗日根据地农业科研及变迁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农业科研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许多农业科研成果最初并不为农民所接受。面对这种尴尬,各抗日根据地如何应对?有哪些成绩?对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影响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讨论和探讨。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很少论及,更无专题讨论。本文尝试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以求教于方家。 一、农业科研的成绩与尴尬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各根据地的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学技术。例如在晋察冀边区,早在 1938 年 1 月,边区政府就明确提出要进展农业生产,除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提高广阔农民的生产热情以外,还必须进行农业技术的改进和提高,要“设立农业技术改良机关,协助农民建立合作社大量制造农具,指导农民育种、播种、施肥、土壤等各种技术之改良”。1940 年 4 月 1 日,边区政府在《晋察冀边委会号召各县普遍设立小农场》的指示中强调:“提高农业生产在边区经济建设上有着首要的意义,而改进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同年 8 月 13 日公布的《中共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中规定“进展农业,改良种子、肥料、农具等农业生产技术”,“加强自然科学教育,优待科学家及专门学者”。1941 年 3月发布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关于农事实验场工作的指示》进一步指出:“提高农业生产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扩大耕地面积,如开荒、修滩、改良盐碱地等;另一方面是提高农业技术,如改良与交换种子、改进栽培方法、改造农具、兴办水利、增加肥料等。在边区过去四年来的农业生产,是把中心放在扩大耕地面积上的。……今后提高农业技术就成为进展边区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在其他抗日根据地,农业科学技术也同样受到重视。例如在晋冀鲁豫边区,1941 年 3 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提出的《对晋冀鲁豫边区日前建设的主张》和边区临时参议会郑重通过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施政纲领》的两个文件中,都写着“进展农业生产、扩大耕地面积、进展水利,改良种子、肥料、农具,开办农业试验场,提高生产技术,……”1941 年 6 月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连续发表了《论经济与技术工作》等重要社论。社论指出:“在边区的经济建设上,技术科学,尤其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不论是改良农牧,造林,修水利,开矿,……都必须有专门的知识技能,必须受科学的指导。”毛泽东在 1942 年的《关于进展农业》一文中也曾经明确指出:“我们的第七项政策就是提高农业技术。这里所说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抗日根据地农业科研及变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