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健康上网【摘要】如何指导学生健康上网,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利用这块阵地来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整治工作的新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德育建设;网站 互联网的开通为青少年提供了宽阔的学习和生活空间,而继之而来的“沉迷误学”、“道德虚拟”等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在校园中。如何指导学生健康上网,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利用这块阵地来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整治工作的新课题。 一、从调研入手,掌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调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调研可采纳个案追踪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等讨论方法。我们曾对本院 1075 名学生进行了师范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在较大规模问卷调查基础上,我们又多次召开座谈会并深化机房、电子阅览室实地考察,总结出学生上网有“七多七少”即:喜爱非主流网站的多,关注主流网站的少;上网消遣猎奇多,关注主旋律少;上网只顾自己痛快舒心的多,关注网络文明的少;上网玩游戏的多,有目的主动学习的少;网上交友多,有益沟通少;点击黄色网站的多,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少;关注上网有趣好玩解闷快乐的多,认识不当上网危害的少。学生上网的“七多七少”,实际上反映着我们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差距,也表明了德育工作者应改进和加强的重点。 二、鼓舞支持学生建立德育网站,主动打开网络绿色通道学校要利用学生爱上网的特点,鼓舞支持学生建立学生自己的德育网站,充分调动学生建网、管网、用网的积极性,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和指导,坚持科学、健康的原则,帮助学生设计网站内容。如创办计算机网络特长班,成立计算机编程、课件、页面设计、网络维护、课外活动小组等,要使学生成为德育网络的技术骨干力量。网站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各环节均由学生完成;科学性、导向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育软件由学生开发;栏目设置、页面设计由学生通过招标、竞赛等形式完成;专门的信息员负责教育资源的收集、整理、分类;学生记者负责国内外以及校园新闻的采编;其它诸如访谈、座谈、讲座、报告等都由学生负责,调动学生上网、参加网络德育讨论的积极性。网络德育是新事物,老师要想掌握主动权,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这里所指的学习,不仅是指对网络技术的运用与具体操作;还包括对网络技术的进展、对青少年应用信息、数字技术的状况的了解;更包括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