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振动对人体的危害与评价

振动对人体的危害与评价_第1页
1/2
振动对人体的危害与评价_第2页
2/2
振动对人体的危害与评价振动是发声的根源并能传播固体声造成噪声危害。振动本身除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造成破坏外,对长期工作与生活在强烈振动环境中的人,也会造成危害。1.振动对人体的危害长期接触强烈振动一般会引起以肢端血管痉挛,上肢骨及关节骨质改变和周围神经末梢盛觉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方面的病症。主要症状有手麻,发僵、痛苦、四肢无力,关节痛,手对寒冷敏感,遇冷手指出现明显的缺血发白,表现为白指白手、手冷水试验阳性并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和入睡困难等神经衰弱综合症。重症可见手指及关节变性,甚至累及下肢、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引起阵发性眩晕和半晕厥状态,以及引起心机能改变,导致节律与传导系方面的异常,出现心动过缓,并伴有窦性心律不齐等病变。振动对听觉构成的损伤以低频 125~250 赫为主。长时期的振动耳蜗顶部容易受到损伤,致使螺旋神经节细胞发生萎缩性病变,导致语言听力下降。振动能引起人体机能障碍。一般以性机能下降、气体代谢增加比较多见。妇女表现为子宫下垂、流产及异常分娩等。2.振动对人体影响的主要因索振动频率为 8~8Hz 时能引起胸腹共振,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最大。引起这种影响和危害的振动频率对于头,颈、肩是 20~30Hz,眼球是60~90Hz,下颚,头盖骨是 100~200Hz。一般来讲,低频振动(30Hz以下)常引起头晕和手、肘、肩关节发生异变。中领振动(30~100Hz)和高频振动(100Hz 以上)常引起骨关节异变,振动病和血管痉挛。当振动频率较高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振幅起作用。如振动频率为 40~100Hz,振幅达到 0.05~1.3mm 后就开始对全身有害,引起末梢血管痉挛。当振动频率较低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振动的加速度起作用。如频率为 15~20Hz,加速度在 0.05g(g=9.8m∕s)以下,对人体不会造成有害影响,随着振动加速度的增大,会引起前庭装置反应以致造成内脏、血液位移。如持续时间在 0.1s 之内,人体直立向上能忍受的加速度为 16g,向下运动为 10g,横向运动为 40g.超过这些指标,便会造成皮肉青肿、骨折、器官破裂和脑振荡等。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与暴露时向的长短有直接关系。振动对人体的影响除与体位及姿势有关外,还与振动的方向有关。频率高于 8Hz,人体对振动的感度垂直振动比水平振动高 10dB。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振动对人体的危害与评价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