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探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防范对策_第1页
1/39
探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防范对策_第2页
2/39
探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防范对策_第3页
3/39
探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在他们身上寄予着社会和家庭多少希望,应该讲未成年人教育成长总的情况是好的,在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怀下,他们得以健康地成长;但我们在大好的形势下,我们要有清醒地认识,未成年人犯罪有低龄化、增加的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本文试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心理学分析,社会学分析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2001年“四五”普法启动时,中央电视台和司法部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以了解社会对一些法律问题的关注情况。后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所列出的 10 个法律问题中最为人们所关怀的就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从这项调查看,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一、未成年人犯罪呈现的几个特点。 1、共同犯罪居多。未成年共同犯罪占犯罪人数的 66%。未成年人作案时,往往通过纠集玩伴一起作案来壮声势。由于未成人心态不稳定,自控意识较差,好逞强,容易被感染而形成共同作案,且很容易结成犯罪团伙,但团伙成员一般不固定,具有随时纠合的特征,多见于抢劫、盗窃犯罪案件中。 2、犯罪起意存在突发性。青少年犯罪时,大多数没有预谋和计划,一时心血来潮,遇事冲动冒险而不计后果。有的青少年会因一些小事而行凶伤人,“激情犯罪”在未成年犯罪中占有相当多数。预谋性犯罪也渐显苗头,主要是模仿影视中黑社会犯罪,很少顾及后果,手段也较野蛮残忍。 3、侵犯财产犯罪居多。未成年犯罪案件中,侵犯财产的盗窃、抢劫犯罪占 77%。但涉案金额大多在 10—200 元间,300 元以上者很少见,这与青少年存在“钱少不犯法”的心理有关,从而纵容自己犯罪。 4、暴力程度相对较轻。青少年在抢劫犯罪中,多实行搜身或采纳语言恐吓,如“拿点钱给我花花,要不揍你”等类语言。被害人若顺从交出,则抢劫结束;如若被害人拿钱迟缓,多实行用脚踢或扇耳光等手段威胁被害人交出财物。抢劫者由受害人抵抗未得逞的,有的则就此作罢,有的会以群殴的方式或用凶器将被害人殴打至轻伤、重伤。 5、犯罪地点较窄。抢劫案件 53%发生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探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