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讨公路交通信息技术

探讨公路交通信息技术_第1页
1/17
探讨公路交通信息技术_第2页
2/17
探讨公路交通信息技术_第3页
3/17
探讨公路交通信息技术 摘要:当今是高速的信息时代,社会对公路交通信息的精确、快速和多方位应用的要求,使得我们现有的技术方式难以适应,开发新的公路交通信息技术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新的车辆信息采集设备开发并成熟,开发新的公路交通信息系统软件技术上可行。 关键词:公路交通;自动检测;信息技术 1.概述 公路交通量调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其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是公路规划、设计、大中修和养护管理的不可替代的第一手资料,是评估、决策公路交通进展战略和总体布局的科学依据,也是经济进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规划一个经济区域时,往往离不开交通资料。 我省是交通量调查和数据计算机处理在全国走得较早的省份之一。目前,我省有干线公路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 15 个,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 241 个,县乡道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 1746 个,总观测里程公里,其中,国道公里,省道公里。二十年来,公路部门为收集公路交通量资料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为国民经济的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为公路交通网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观测手段从原始的手工记数到机械计数器,进展到目前的自动观测仪器。 2.公路交通信息技术的第一次飞跃 我省公路交通量调查是从 82 年开始的,当时车流量不大,国道上日平均最多不过1300~1400 辆。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蓬勃进展,公路交通流量逐年快速上升,使得人工记数难以招架。有资料表明,我省的几条国道从 1982 年到 2000 年交通流量增长了 7~9 倍,假如当初的车流量用人工记数不会有问题,那么,上了 5000~6000单个人记数就比较困难了。上了 1 万辆就得两人一个班,一天 24 小时分三班要 6 个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非常辛苦。每一个连续式观测站是常年累月天天如此,由此可见投入人力财力之多。90 年代中期我省引进北京有线电厂率先开发的 TAM 自动观测设备,并开发和完善了交通量数据处理软件,这就是我们走出困境的第一次飞跃。TAM 自动观测仪器的使用和数据计算机处理,解放了烦琐、枯燥的人工劳作方式,也使得交通量数据处理真正走上计算机化。这是一种采纳电磁感应原理的装置,路面下埋设探头,当汽车从探头上驶过,切割磁力线,产出感应电流,经放大后输入触发器记数并保存。它的工作过程 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设备,到目前为止,我省干线公路上的交通量观测站基本上安装了这种仪器。如今,车流量继续上升,社会对公路交通信息精确、快速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探讨公路交通信息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