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专业化与老师资源配置制度 摘要:老师专业化是一个职业生涯成长的重要历程,它关系到老师身份地位的确立,是指老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老师群体为争取老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老师专业化是世界老师教育进展的趋势和潮流,必将从整体上推动老师队伍的进展,制造出优质的老师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将会大大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关键词:老师专业;老师专业化;老师资源;配置机制 一、老师专业化的内涵及其进展 老师专业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指“专门行业。它引入教育领域以后就成为培育专门人才的专用术语。”《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认为专业至少有三个推断标准:“第一个标准是要有正式的技能培训,这种培训是通过实行某种制度化的模式确保培训的充分性和受训者的能力的有效性;第二个标准是不仅有从能被理解的意义上掌握文化传统,而且某种文化传统的使用技能要能得到进展;第三和最后一个核心标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必须实行某种制度化的措施以确保这种技能在承担社会责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即主要从技能的掌握、使用与社会作用三方面来界定专业的标准。 老师作为一种专业,理应有自己的专业标准。叶澜先生从老师专业化进展的角度提出了老师专业的结构标准,包括“教育信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进展需要和意识。”刘捷则认为,老师作为一种专业包括“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专业训练、专业进展、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他们两人的看法都涉及到专业知识、能力、态度、自主、培训等。所不同的是前者还涉及教育信念,后者还包括专业道德。由于老师是一个还不成熟的专业,因此也就很难说孰对孰错。但从《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对专业标准的解释来看,老师专业至少包括专业培训、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专业自主进展四方面内容。 老师专业化的内涵 老师专业化主要指老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养,成为一个良好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英国社会学家莱西认为老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老师专业化后这一职业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标准,通常指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专业训练、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 老师专业进展的内涵:老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老师的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