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劳动特点 摘要:老师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劳动相比,有许多自身独具的特点,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其独特的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恰当评析和尊重老师的劳动。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老师;劳动特点 1.老师劳动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育实践中,老师的劳动并不是由老师单独进行的。任何时候,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老师的劳动是在他的劳动对象———学生主动积极参加下进行的。老师的劳动对象很特别,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人;老师的劳动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是通过传授知识、探求与学生建立沟通沟通的师生关系来影响学生,形成他们的劳动产品———人才。在劳动过程中,老师的劳动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主体,有其自身学习劳动的主动性。学习的质量,虽然有赖于老师的教导,但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实际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劳动效果。整个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过程,而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的特点,是其他任何劳动对象所不具备的。 2.老师劳动过程的知识性和学习性 老师的劳动要利用和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来进行。老师的主要劳动手段———教材是同老师主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老师只有对教材融会贯穿,把其中包含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转化为老师自己的东西,并在调查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法的加工,然后通过言传身教,方能使学生接受教材。这就是老师劳动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即学习知识———传授知识———不断地再生产及更新知识。新晨范文网 因此,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老师劳动的始终。老师的劳动过程是传授知识、答疑解惑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复习、巩固旧知识,还要不断补充、掌握新知识。这本身就是个学习过程。老师的职业要求老师应当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善于学习是老师劳动的一个特点,因为老师的学习具有与众不同的意义和特点。老师的学习意味着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掌握一门学科,并保证自己始终站在它的前沿。老师的学习精神体现在具体的学习行动之中,只有投身于学习行动才能够把学习的精神和热情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热情和勇气。只有学习行为本身才是学习必要性的最好证明。老师的学习意味着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知识和意见,也包括学生的知识和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出学生的合作精神。3.老师劳动实践的制造性老师的劳动是为未来培育人才的一种制造性活动。黄洋先生指出:“教育是人通过自己的有目的对象性活动而制造的一种新型进化方式,而不是什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