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审计指标思索及对策 一、教育行政部门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在举国上下支持教育、重视教育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却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教育事业的进展,具体表现如下: 资金投入不足尽管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相对于教育进展速度而言,其总量的投入仍然显得捉襟见肘。据有关统计显示,2025 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为 160 美元,不到 2025 年世界人均教育经费 400 美元的一半,不到经济合作组织国家人均 1800 美元的十分之一。 资源使用效益低下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于教育需求来说显得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教育资源使用不当和浪费的现象。表现如下:一是教育设备闲置,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二是师资力量分配不均,导致某些地方师资力量相对充裕而没有充分利用,而其他地方因缺少师资而无法很好使用。 机构臃肿、管理僵化由于教育部门是隶属于政府的机构,其产生和存在都是以国家强制为前提条件的,人们通常认为能进到这些部门工作,则意味着端到了“铁饭碗”,从此可以衣食无忧了。因此导致其工作人员较多,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监督约束机制弱化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属于政府职能部门之一,国家为了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履行相应职责,就必须通过财政拨付一部分资金来实现其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能。可见,教育部门的收支并没有严格遵循市场交易规则,广阔民众无从监督。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也存在以权谋私乱收费情况。 二、教育部门绩效审计指标的特性 由于公共职能部门活动具有非市场化、社会公益性、活动软约束、活动目标多元化、活动程序化等特征,而作为公共部门之一的教育行政部门其活动的特征也必定遵循一般公共职能部门的活动特征,而呈现出公共职能部门活动的一般特征,因此,教育行政部门绩效审计指标的特性也必定表现如下: 教育行政部门绩效审计指标的多元化不同的行政部门其履行的公共受托责任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类型的行政部门由于其所处的层次、地位不同,其承担的受托的责任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由于绩效审计对象的多样化,势必会导致绩效审计指标的多元化。 教育行政部门绩效审计指标的全面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其所履行的职责就是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和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教育服务。究竟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效率如何,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资源耗费程度如何,这些都是绩效审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包含不同层级和组织,每一层级的机构和部门所履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