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毕业生讲座 关于毕业、择业的座谈 任何一个人在即将走向社会,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都会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冲突,每一个人在开始思考择业问题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想法: 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 你想赚多少钱? 你想奋斗多少年成家立业? 你希望在什么时候能功成名就? 在进行择业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疑问: 为什么辛辛苦苦读书十几年,到头来居然堂堂的大学生要被社会“冷落”? 为什么现在找工作还是要靠关系? 为什么现在找工作总是那么难? 为什么辛辛苦苦念的专业总是学非所用?等等 每一个人在不同时刻都有各种各样的理想,尤其是上大学之后,总是梦想着将来能有个好工作,能有个好爱人。现在恐怕还有新的梦想,梦想着有一天能买彩票中大奖,那就什么都不想干,什么都不用干了。 其实说东想西,理性一点的说,就是每一个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思考一个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当有一天我们必须自己独立生活的时候,你想做什么样的人?你想过什么样的日子?这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也正是这样的差距,在今日我们面临选择职业的时候,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开始从重理想向重现实的方向进展;从重义务向重利益的方向演变;从重集体向重个体方向转化。每一个人都期望能与社会靠近,能尽快融入社会,被社会吸纳,被社会成员所认同。我们在选择职业的心理就是从理想与现实的平衡中不断的发生变化。 但在当前职业选择越发趋于双向性时,在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理想的职业、合适的位置时,就出现了一些了不良的心理状态,这是我首先想与大家一块儿来聊的第一个问题: 1、眼高手低。现在依旧还有少部分的同学认为上了大学就是“铁饭碗”,读书多就是身价高,择业时把眼光盯着大城市、大企业、好位置,既想追求安逸的生活,有怕吃苦,好高务远,眼高手低,但一旦一时找不到工作,就容易万念俱灰。 2、保守自卑。有些同学因为过分看重自己某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害怕用人单位看不上,在择业时显得畏首畏尾,在人才市场本可一试锋芒,但由于这种心理作怪,总是选择退避三舍,不敢自我推举,自我表现;还有同学因为自己的专业不好而失去自信心,打心眼里就看不起自己的专业,自暴自弃,结果常常错失良机。 3、随遇而安。有些同学在择业时缺乏主见,常常被家长所左右,尤其是从小就是听家长安排,觉得家长怎么安排就怎么过,即使是觉得这样不好,但也不同意改变现状,害怕改变长期以来的习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