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进展策略框架 一、特征与问题 基本特征 我国民办教育的进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阶段性 改革开放以后,沉寂了几十年的民办学校迅速涌动复出,学校数量迅速增加,办学范围从成人教育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延伸。同时出现了公办学校“转制”和境外机构或个人在华办学的新情况。纵观近 20 年来我国民办教育的进展,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究、稳步进展和大力进展等三个阶段,民办教育的进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2.区域性 中国各地民办教育的进展表现为明显的区域特征。目前有四种颇有代表性的教育模式③:民办公助模式,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承办,即由个人或团体出面承办,部分经费、条件由教育等部门予以资助;另一种是“转制”,即政府拿出部分公立学校进行转制实验,其校舍设备仍属国有,学校实行民办教育的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模式,收取高额教育储备金,大投入,学校硬件标准好,如生源充足,募集到的资金多,企业和学校就能快速联动进展,反之则可能产生风险。拾遗补缺模式,面广量大,按需办学,大家办学,以短取胜,灵活多样,拾遗补缺。扶贫教育模式,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帮助失学青年复学,弥补农村义务教育不足。 3.法律规范性 从民办教育的兴起到大规模的进展,中央、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尽管各地区对待民办教育的观念、做法不同,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和管理力度很不平衡,但应当承认,中国民办教育的进展在逐步向法律规范靠拢。制订政策法规,以中央政府为例:1987 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同年和财政部联合颁布了《社会力量办学财务管理暂行规定》;1993 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进展纲要》,首次提出了民办教育的“积极鼓舞,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1997 年国务院发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件》。健全管理体制,原国家教委在成人教育司,现教育部在进展规划司有专人管理。18 个省归入成人教育处管理。④成立中介机构,许多省成立了民办教育讨论中心、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或民办学校校长联谊会,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为民办学校的进展服务,为民办教育理论的建设服务。法律规范审批程序。 两难问题 1.国家与市场 国家调控,也叫国家干预教育,即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管理教育,包括学校的经费使用、财务支出、人事任免、考试招生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甚至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安排。但是,国家干预教育的弊端也十分明显:由于受社会经济进展和国家财力不足的制约,国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