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进展,我国 GDP 已于 2025 年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回顾这 30 多年的进展历程,民营企业可谓“功不可没”.但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上端,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被称为低价格、低技术和低附加值的“三低”产品,竞争优势主要源于我国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相对低廉的价格.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逝,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不断加强,民营企业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将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2025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东南沿海地区一些生产“三低”产品的民营企业频现“倒闭潮”,便是很好的证明.考虑到民营经济占我国 GDP 的比重以及其目前所处的进展困境,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未来能否保持高速增长产生担忧,政府也意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1-2].因此,鼓舞民营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水平以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成为学界和政府的共识.然而,如何才能促进和鼓舞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呢?换言之,当前阻碍或制约民营企业提高研发投入的因素有哪些呢?本文强调和关注民营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特别是产权保护水平和融资约束程度对其研发投入决策的影响,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①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为人类交换设定了一系列社会游戏规则,也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相应的激励结构[3].讨论也表明,产权保护和融资约束等制度因素的确对企业的成长机会[4]、融资决策[5-6]、资源分配[7]以及投资行为[8]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遗憾的是,目前鲜有讨论直接分析企业所处地区的制度环境对其研发投入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现在,我国各地区在产权保护水平和融资约束程度等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地方间的差异仍然比较大[9-10],这为分析制度响.我们认为,民营企业所处地区的产权保护水平和融资约束程度对其研发投入水平的影响也十分重要.②有助于深化理解产权保护和金融进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内在机理.近年来的讨论表明,法律制度和金融进展对一国经济增长和企业成长至关重要[4-7].本文提出,更好的产权保护和金融进展应该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进行更多的研发投入,而技术创新恰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和源泉. 1 理论分析和讨论假设 1.1 产权保护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产权保护首先会影响到企业家的投资意愿和投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