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钠处理的安全操作章程㈠、氯酸钠的性质1、氯酸钠 分子式 NaClO3,分子量为 106.45,室温下是稳定的无色或白色粒状晶体,无味,受潮会结块,含杂质呈淡黄或呈橙黄色,比重 2.49(15℃),熔点 248~261℃,265℃时会分解为 NaCl和 O2。2、NaClO3 晶体可溶于水和乙醇中,其水中的溶解度,0℃时为44%(wt%),100℃时约 67%(wt%)。3、NaClO3 为强氧化剂,室温下稳定,可用金属桶或编织袋包装,危害等级 5.1 级(TD(GR,IMOICAC)),不能接触有机物质,硫及硫化物,金属氧化物,酸以及任何还原剂等,与以上物质混合极易起火并可能爆炸。4、NaClO3 极易着火,高温会释放出助燃的氧气 O2,水是NaClO3 火灾唯一有效的灭火剂,处理时必须穿戴规定的防护设备。5、NaClO3 溶液对碳钢等材料有较强的腐蚀性,不能用此类材料来贮存、输送溶液。6、NaClO3 可通过电解浓 NaCl 溶液,然后进行结晶分离制得。 ㈡、NaClO3 的安全操作技术要求1、贮存要求 (1)NaClO3 晶体应按包装方式贮存于阴凉、干燥、由防火屋顶的建筑内。 (2)贮存区应避开热源辐射。 (3)NaClO3 不得与硫化物、金属粉末、磷铵等还原性物质混合贮存。 (4)NaClO3 不得与酸混合,否则会产生有毒易爆的 Cl2 和ClO2 气体。 (5)贮存区注意清洁,不得存在可燃材料,如纸屑、木头、木屑、纤维绳子、各种织物、油脂等。2、搬运要求 使用安全的工具,避开产生摩擦碾磨、碰撞、火花、静电等,要避开可燃物质、酸、热源等。3、卸料及溶解要求 (1)受损坏的运输车辆禁止进入贮存区。 (2)卸料过程当中尽量避开产生过量粉尘。 (3)卸料前要清理卸料区域内所有的有机物质和易燃物质,如纸屑、木屑等。 (4)使用吊车起吊要遵守吊车使用的安全操作章程。 (5)不得将 NaClO3 的包装物放入溶解槽中。 (6)NaClO3 包装袋(或包装容器)要倒空并用清水冲洗洁净,然后集中收集,送去填埋处理或交专门回收公司处理,禁止将包装物用作其他用途。 (7)卸料前要检查溶解水温,保证水温不超过 82℃。 (8)卸料结束后要用水将残留在卸料开包器及上的料斗上的NaClO3 冲入溶解槽,并充分冲洗洁净溶解槽及周围区域。4、泄漏处理 (1)泄漏的固体要用洁净、干燥的金属容器尽量回收,然后要用水充分冲洗洁净泄漏区域。 (2)泄漏的液体(包括输送管线)不能让其干涸,要用大量的清水冲洗洁净。 (3)泄漏的液体、固体不能直接排入酸性水沟和进入自然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