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业进展现状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经济受到巨大挑战,扩大内需成为下一步经济进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使我国流通业也面临新的冲击。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四个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在市场经济进展过程中,流通作为重要一环,更是深刻影响着生产、分配和消费。同时,流通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对于国家提出依靠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进展策略,目前来讲,不仅要依靠生产企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采纳先进技术,改善产品结构。进一步的,要实现生产的价值,就要充分发挥流通的作用,打通商品流通各个环节,使商品价值迅速实现。经过 30 多年进展,在市场经济日益进展繁荣的今日,我国商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不仅生产者所需的原材料要从市场上购得,而且生产者要依靠流通提供需求信息来组织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流通对消费的影响也日益显著,甚至决定消费。流通不仅使得商品能够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而且,发达的流通业能够引导和制造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制造更高的附加值。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进展,我国流通产业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有所改善,同时流通业对外开放和信息化程度也有提高,但目前我国流通业进展现状仍不容乐观。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化的新形势,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要想顺利实现依靠扩大内需来带动经济进展的目的,使流通业担负起支持我国经济稳定健康进展的重要任务,就要进一步完善和进展我国流通产业。 一、目前我国流通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流通主体发育不成熟,流通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运行效率低 我国流通业近年来在改革和进展过程中取得了持续快速进展,在企业增长、店铺建设、业态创新上有较突出的表现,但整体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仍难尽人意。其根源就在于我国流通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内部进展不平衡,不能集中优势资源实现规模效益。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低,流通产业分布分散;且由于资金和技术限制,进一步制约了流通产业的规模扩张,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专业流通企业严重缺乏,在整体上阻碍了我国流通业的前进步伐。 2.流通业服务功能尚不完善,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实现商品的流动,更重要的是提供覆盖流通全过程的服务。服务质量高低已经日益成为流通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和主要利润来源。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