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安全管理过程当中“人”的重要性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煤矿安全管理过程当中“人”的重要性,从人的意识及行为方面入手,阐述“人”在安全管理过程当中的作用,进而论述如何从对人的管理入手来解决安全管理问题的根源。关键词:煤矿 安全管理 管理人 被管理人 安全意识 行为一、总论众所周知煤矿工作具备较高的危险性,其恶劣的工作环境与高强度的劳力付出,一度使煤矿成为重大事故高发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管理者管理意识的提升、科学技术的进展、生产工艺的改善,煤矿生产环境发生了质的飞跃,较大及重特大事故得到根本性遏制。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重视,煤矿安全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安全管理理念已经相当成熟先进,但即使这样煤矿中小事故仍旧屡屡发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先进理论在“人”的管理与“人”的操作落实过程当中有特别大程度的缩水,绝大部分管理手段流于形式、不重实效,最终导致好的理念、好的管理方式成为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为了进一步保证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操性、质量性,最重要的因素是管好“人”。“人”在社会生产过程当中起着主导地位,“人”的意识、行为贯穿整个过程,自然“人”的因素就决定了事态进展的方向与结果。所以如何管理人,是煤矿安全管理一直探究的命题。二、“人”的意识作用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人”分两种:一种是管理人,一种是被管理人。1、管理人的意识形态管理人要具备管理他人的条件,其学历、资历、能力决定了其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管理人的素养决定了先进理念与优秀管理方式能不能在其控制范围以内落地开花。管理者的意识行为决定了其安全管理的质量。管理者只有具备超前预防意识、责任保护意识、谨慎思虑意识,才能更好的处理任务与安全、责任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意识是行为之源,好的行为需要健康可靠的意识来指导,所以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唤起人们的安全意识,如何唤起人们的安全意识即意识的形成,这应该是管理者应当重点考虑的。意识形成后还需不断的巩固加强,不能虎头蛇尾,让先前的付出付诸东流。只有管理者的意识形态足够成熟牢固了,才有足够的说服力去说教被管理者。2、被管理人的意识形态被管理人在工作过程当中首先要有自我保护意识,由自我保护延伸到保护他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受教育方式不同,追求不同,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不同,最终导致思维方式千差万别,但不管人的差异性多大,只要将安全工作的意识根植于心,从思想上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