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安全评价本文论述了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的不足,主要有 3 点,第一个是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过于理论化,第二个是安全评价不仅是评价公司回避风险,三是无计划生产带来的隐患,鉴于这些不足,探讨了新的评价方法——评价人员参加评议法。 四川省煤矿安全评价工作开展以来已经近 5 年了,安全评价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对煤矿安全生产也起了特别大的作用,可是在安全评价工作开展至今,也暴露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针对目前安全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安全评价新方法的探讨提出几点个人观点。 目前安全评价工作的不足 一、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过于理论化 从安全评价的实际意义出发,煤矿安全评价的成果安全评价报告不是学术报告,它应该是对企业的实际安全生产活动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是应用性非常强的东西,它的形式也不单单限于文章,可以是其他形式。安全评价工作要为政府管理好煤矿分忧解难,帮助企业减少或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和死人事故,安全评价的本质就是减少或消除死人事故,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过于理论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危险源辨识的理论化 目前危险源源辨识大多都是从理论的角度玩文字游戏,以各种各样的模式,阐述过来阐述过去,然后得出几乎所有煤矿都比较相同的辨识结果,即瓦斯爆炸、顶板事故、斜井跑车事故、井下触电等事故是某某煤矿的主要安全隐患。事实上,任何一个从事煤炭生产行业的人就是不经过这些文字华丽的修饰,也知道瓦斯爆炸、顶板事故、斜井跑车事故、井下触电等事故是煤矿企业重要的安全隐患,何必还要绕这么多弯子。这种理论化过强的报告,无疑有喧宾夺主的嫌疑,不能显著地体现安全评价的本质。2.评价方法过于理论化 目前评价报告里出现最多的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事故树法、事件树法等等,由于我们国家在这些方面基础数据库的缺乏,这些方法往往也只流于理论,用这些方法最终很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打伞披雨衣,多此一举,另一种避重就轻,误导安全生产。 二、安全评价不仅是评价公司回避风险 一个好的评价报告应该给企业对症下药,而不是把所有煤矿能出现的隐患都写在被评价煤矿的评价报告里,这样的确在这个煤矿发生了事故后可能无关评价公司的责任,但是过分的追求回避风险,必定会突出不了被评价企业最主要的安全隐患,也容易从管理上和成本上给企业带来过重的负担,一方面企业在整改隐患时,没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