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东 省 2014 届 高 三 历 史 第 三 轮 回 归 课本 复 习 资 料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一)奴隶社会时期的世袭制和分封制:1 、世袭制: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2 、分封制: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政治统治方式。分封制虽然使周王室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对发展边远地区经济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事实上使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西周后期,随着王室衰微,国家统一局面遭到破坏,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导致分封制崩溃。(二)封建社会时期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2、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来掌握人事大权,核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皇帝。3、原因:(1)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2)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完成和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3)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4、演变过程:(1 )萌芽——战国时期: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②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2 )创立——秦朝:①内容:A 政治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颁布秦律。B 经济上:确立土地私有;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C 思想上:推行“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D 文化上:书同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②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③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3 )巩固——西汉:①内容: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察举制、刺史制度、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军事上北击匈奴、南攻越族。 ②特点: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