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中地理《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人教版必修 1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指导意见》中对该课标点的具体要求是:通过阅读相关图表,说明大气的热量来源,以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原理,并能解释相关实际现象。3.掌握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和问题。4.接触、分析多种图表以加深对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图表的判读能力。(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动手做,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体会探究的乐趣。2.通过对大气保温作用的学习,树立起节约能源、低碳环保的意识。二、教学过程:◆引入:从学生“动手学地理”行动小组的两个实验结果的设疑导入新的学习内容。◆知识准备: 1.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 。2.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3.三种辐射:◆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老师板图,师生共同分析。)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作用越强。2.吸收:O3←紫外线;CO2和 H2O←红外线。 3.散射:波长较短的容易被散射。【设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弱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设疑】:1.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关键是什么辐射? 2.大气逆辐射强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3.水汽(云量)多少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分析】:《课本》P28 页图 2.1 ,判断大气和地面的直接热源。【练习】:根据理解完成“大气受热过程关联图”的填写。【小结】:概括、整理大气受热过程的核心知识原理。◆学以致用:1.引导学生用所学原理解释实验 1、2 的结果。12.分组讨论完成:A 组题:大气受热过程与生活; B 组题:大气受热过程与农业。◆课后作业:完成《课本》P29 页活动题: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比地球剧烈?(后面附:学生学习材料)《大气受热过程》学生学习材料班级: 姓名: 1.请根据你的理解完成“大气受热过程关联图” 的填写。要填写的内容: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保温、削弱。2.◆学以致用 A 组题:大气受热过程与生活(1)新疆气候干旱,常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其夏季气温特点。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