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南县中学 2013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学案本节知识点梳理一、文化繁荣的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社会经历大变革,原有的阶级、阶层不断瓦解、分化。社会急剧变革的现实使各阶级、各阶层发表不同看法,提出不同的方案,宣传自己的主张。3、“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见地的思想家。4、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这实际是政治、经济的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二、思想战国——百家争鸣战国时期法家为何备受诸侯青睐,而儒家备受冷落?(是否适应新兴地主阶级与诸侯兼并争霸的需要)三、文学、艺术1、诗歌(1)《诗经》a.编者: b.内容: c.地位: (2)屈原——伟大爱国诗人,创 代表作 2、散文作者作品特色地位孟子庄子韩非子四、科学技术类别朝代成就地位天文历法春秋 比欧洲早 600 多年春秋 世界最早战国 世界上第一部天文学著作物理战国 医学战国 二、易混点分析:1、关于孔子儒家学说:(1)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当时儒家学说只是诸子百家学说之一,非正统思想,也不占主导地位。 (2)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二、练习巩固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A ) A、政治经济状况决定着文化的发展 B、诸候割据使各国文化的发展C、对夏商周三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2、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说:“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该思想产生的背景不包括(D ) A、新兴地主阶段要求建立中央集权 B、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C、出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D、法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3、屈原的《离骚》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一大成就,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①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长诗 ②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被介绍到国外 ③是诸子百家散文中的代表作之一 ④表达了作者对楚国奴隶制度崩溃的失望情绪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4、《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曾引用谚语“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来比喻君臣之间的关系。这说明(D ) A、分封制下贵族政治关系稳固 B、“家国一体”的局面开始形成C、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买卖关系 D、战国时期世袭逐步被破坏5、孔子主张“仁”,墨子主张“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