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语文《声声慢》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授课人 林晓利 一、感悟文本内容 在设计教学之前,我自己先查找资料,弄清文本内容。《声声慢》是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晚年时期的作品,历来为人称道。词中展现的国愁家愁、身世飘零之悲,令人动容。词人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衰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可以说整首词都紧紧围绕词眼“愁”字展开。二、疏通备课思路 鉴于文本表达的主旨,在设计本课思路时,我主要是想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作者的“愁”。通过初读、品读、细读来体悟词人浓浓的愁思。为何愁,怎么愁,如何展现愁等来展开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词作的愁绪,我结合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思路设计如下: 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知人论世,感悟愁情,领会主旨。 有感情的朗读诗词,并背诵。 过程和方法:自主畅谈李清照,简单了解李清照的一生及前后期词风格,从而合作探究本词主旨。 反复朗诵,体会词人的一腔愁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生活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使学生认识到环境的作用,同时要教育学生要学会利用现有的优越环境发展自己。这样之后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了。学生读后能够体会到词人浓浓的愁,但词人怎么表达出自己的愁,却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开始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 初读: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一个字。(——愁)2. 请同学们找一下直接抒情的句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 ① 除直接抒情外,作者还用了间接抒情,你能找出相关句子吗?这些句子中写了哪些意象? 上片:酒、风、雁 下片:黄花、梧桐、细雨② 那么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些意象到底表达了怎样的愁。(可以联系词人的背景和相关的诗句来理解)国破家亡之愁颠沛流离之愁孀居思夫之愁[③ 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词的主旨。 这样设计下来,思路倒是比较清楚,但我总感觉这样设计下来本该充满感情的课堂会没有词情词意,十分单调乏味,虽然完成了教学目标,但学生对这种沉闷的课堂不会感兴趣。为了能达到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于是我又一次对教学设计进行如下修改:一、 激情导入猜猜这是谁?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二、 知人论世大家来谈“女儿一枝花”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看来大家对李清照还是有所了解的。优越的家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