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市第三中学 2015 高中生物 第三章 DNA 分子的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教学目标】1、讨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2、概述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制作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熟练掌握 DNA 分子的结构。【教学重难点】1、DNA 双螺旋结构特点;2、掌握 DNA 分子的相关计算。【复习导入】DNA 分子的中文全称是 ;组成元素_________________;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 , (种类: ) 由 组成。【新授】一、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 和英国物理学家 2.构建依据(1)DN A 分子 是以 4 种 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 4 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 四种碱基。(2)威尔金斯和同事富兰克林提供了 ,根据有关数据推算出 DNA 分子呈 。(3)查哥夫提出了:腺嘌呤的量总是等于 的量, 的量总是等于 的量。二、DNA 分子的结构1. DNA 分子是由 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 盘旋成 结构。2.外侧:由 和 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3.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形成碱基对。碱基对的形成遵循 原则,即 A 一定与 配对,G 一定与 配对。三、DNA 分子中各种碱基的数量关系下图为一个 DNA 的结构示意图,由两条链(1、2)组成,含有 A、G、C、T 四种碱基:链 1: 1 分子 1 分子 1 分子 A1 G1 T1 C1T2 C2 A2 G2链 2: 因为链 1 的碱基与链 2 的碱基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关系,所以分析上图可得以下规律:规律一:互补的碱基数量相等,即 A= ,G= 。因此,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即A+G= 例:某 DNA 分子中含有腺嘌呤的分子数为 15%,含胸腺嘧啶的碱基所占的比例?规律二:DNA 分子中,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比值相等,即(A+G)/(T+C)=(A+C)/(T+G)= 。 规律三:DNA 分子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 50%,即(A+G)/( A+G +T+C)=(T+C) /( A+G +T+C)=(A+C)/( A+G +T+C)=(T+G)/( A+G +T+C)= 例:某 DNA 分子中含腺嘌呤为 15%,含胞嘧啶的碱基对占全部碱基对的( ) A.15% B.35% C.70% D.85%规律四:一条链中互补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个碱基的和,即A1+T1= ,G1+C1 = 例:DNA 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摩尔数之比为 A∶C∶G∶T=1∶1.5∶2∶2.5,则其互补链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摩尔数之比为( )A.5∶4 B.4∶3 C.3∶2 D.3∶4规律五: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