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市第三中学 2015 高中生物 第三章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教学目标: 1.总结“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分析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教学重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自主学习与要点讲解: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思考:DnA 分子结构?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体内转化实验(1928 年,英国,格里菲思)1. 实验材料: 菌落有无荚膜有无毒性S 型细菌R 型细菌2. 实验过程:思考:(1)从第④组实验鼠体内可分离出有毒性的 S 型活细菌说明了什么?格里菲斯的推论?该实验能否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如果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转化因子,关键设计思路? (二)体外转化实验(1944 年,美国,艾弗里)只有加入 ,R 型细菌才能转化为 S 型细菌,并且 的纯度越 ,转化就越有效。如果用DNA 酶分解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 (能否)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艾弗里的结论: 。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1.噬菌体结构思考: 噬菌体有 DNA 和蛋白质两种组分,从元素组成看,DNA 有但多数蛋白质没有的元素是哪种?蛋白质有,而 DNA 没有的元素又是哪种?用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哪一种组分?用 14C 和 18O 等同位素可行吗,为什么? 2.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的方法步骤:(1)在分别含有___和___的培养基中培养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 ① 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② 离心后沉淀物与上清液各有什么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测试的结果:用 35S 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 ;而用 32P 标记 DNA 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是在 的作用下完成的。三、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总结:因为绝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