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制十进制转换教案【科目】 信息技术 【课题】 计算机中的数制转换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数制的概念;2、掌握位权表示法; 3、熟练掌握各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难点:位权表示法 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 2、重点:二、十进制间相互转换【学习者分析】 教材上这一部分写的比较简单但也比较抽象,以高一学生现在的认知结构还不是很容易理解,而且直接引入什么“按权相加”的方法,学生必定听得一头雾水。因此,本课时由浅入深,首先给出这些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消化吸收本节课的知识。【教学过程】 (以下教师的语言、活动简称“师”,学生的活动简称“生”)(一)数制 6 分钟师: 同学们,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最早学习的数学运算是什么?生:加法。加减乘除……师:对,我们最开始学习的就是十以内的加法,之后是两位数的加法,在两位数加法的学习中,老师是不是经常会说,要注意逢十进一?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别忘了进位。像这样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记数的方法叫做进位记数制。“进位记数制”简称为“数制”或“进制”。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就是十进制了,那么,大家想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进制呢?比如说,小时、分钟、秒之间是怎么换算的?生 一小时等于 60 分钟,一分钟等于 60 秒。 师 那我们平时会不会说我做这件事情用了102 分钟呢?不是吧?我们一般会说,我花了一个小时零 42 分钟,也就是说逢六十进一,这就是 60 进制。由此也可以推断出,每一种数制的进位都遵循一个规则,那就是——逢 N进 1。这里的 N 叫做基数。所谓“基数”就是数制中表示数值所需要的数字字符的总数,比如,十进制中用 0——9 来表示数值,一共有 10 个不同的字符,那么,10 就是十进制的基数,表示逢十进一。下面我们再引入一个新概念——“位权”。什么是位权呢?大家看一下这个十进制数,1111.111,那么,这其中的 7 个 1 是不是完全一样呢?生:不一样。 师那么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一个 1 表示 1000,第二个 1 表示 100,…… 师:很好。大家看一下, 1000=103 ,100=102 , 10=10 1 ,1=10 0 ,0.1=10-1, 0.01=10-2 ,0.001=10-3 。这就叫做位权,也就是基数的若干次幂。那么,这个“若干次”有是多少呢?有没有什么规定呢?大家观察一下这个例子,以小数点为界,整数部分自右向左,依次是基数的 0 次、1 次、2 次、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