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考语文 通关诗歌鉴赏(六)抒情方式之借景抒情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考语文 通关诗歌鉴赏(六)抒情方式之借景抒情_第1页
1/3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考语文 通关诗歌鉴赏(六)抒情方式之借景抒情_第2页
2/3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考语文 通关诗歌鉴赏(六)抒情方式之借景抒情_第3页
3/3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考语文 通关诗歌鉴赏(六)抒情方式之借景抒情诗歌鉴赏(六)抒情方式之借景抒情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规律探究,掌握借抒情的抒情方式和答题模式。2、能够运用规律探究中的答题模式答进行训练,并熟练掌握。一、规律探究诗词中主要的两种景和情的关系。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写出了清冷的水乡秋夜,让人感到的是一份凄凉。而这正与诗人那颗羁旅在外的孤寂的心灵相应。另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以乐景写哀情。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 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江水碧绿,山花烂漫,多么美好的景色,可后面一句“何日是归年 ”的悲情感叹,却是在前面的乐景下脱口而出,以乐景写哀情,更增一倍之哀。答题的模式一般为:景物的描述+意境的概括(一般为地点、时令、意境特征)+情感,如是赏析题目在前面或后面加上“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等表明手法的词语。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二、通关训练关河令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1.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1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考语文 通关诗歌鉴赏(六)抒情方式之借景抒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