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纲要主题1信息的获取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信息的作用: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可被用于控制的作用,有告知作用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2、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信息还有不完全性、真伪性等特征。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1、信息技术:简称IT(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计算机技术是核心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第一次、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文字的创造:使信息传播首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地保证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数字化时代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友好的人际界面意味着技术工具的简单易学和易于操作,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轻松驾驭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语音技术【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智能代理技术(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三、信息的获取过程1、确定信息的获取方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检索法等2、确定信息来源的类型:(1)文献型信息源:报纸、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论文、专刊(2)口头型信息源:通过交谈、聊天、授课、讨论等方式进行口头相传的信息(3)电子型信息源: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4)实物型信息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3、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1)直接获取信息: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加各种科学实验等,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2)间接获取信息:人与人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获取的信息4、信息获取的主要工具(1)扫描仪扫描图片、印刷体文字,并能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自动识别文字。(2)录音设备可采集音频信息。(3)数码相机可采集图像信息部分相机还有摄像功能。(4)数码摄像机可以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5)计算机可以获取来自光盘、网络和数码设备的多种类型的信息。5、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6、信息的数字化表示(1)信息的数字化就是利用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把各类非数字化资料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化成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放入计算机存储(2)OCR技术就是利用专用设备对印刷文字或手写文字进行识别并转化为文字编码的一种实用技术(3)图像的数字化就是将图像上每个点的颜色信息按某种规律编成一系列二进制编码,即用0和1的组合来表示图像信息的过程(4)数据与代码间的对应规则叫做编码(5)目前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编码规则是ASCⅡ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其中,A:65;B:66;C:67;a:97;b:98;c:99;0:48;1:49;常见ASCⅡ码大小: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ASCⅡ码也可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相互转化四、网络信息的检索1、因特网的服务功能(1)电子邮件E-mail: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务功能,是最为便捷的全球通信工具之一。(2)文件传输FTP:通过文件传输协议可将不同计算机之间、不同操作系统间的文件进行传递。(3)远程登录TELNET:通过远程登录协议可将本地计算机作为远程计算机的终端进行工作,充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