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六次党代会报告关于人大制度的理论创新素材

高中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六次党代会报告关于人大制度的理论创新素材_第1页
1/6
高中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六次党代会报告关于人大制度的理论创新素材_第2页
2/6
高中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六次党代会报告关于人大制度的理论创新素材_第3页
3/6
改革开放以来六次党代会报告关于人大制度的理论创新今年是改革开放 30 周年。30 年来, 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主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而这一主线的具体的体现就在于自十二大以来的党的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时俱进地做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换言之,30 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无不集中体现在这六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要对改革开放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回顾,要展示 30 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要明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改善其执政方式、提升其执政能力,就离不开对十二大以来的党的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理论创新做历时性的、系统的、比较的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 在此 , 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关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论断做一文本梳理 , 以揭示其中所包含的众多理论创新 。 关于人大地位和权威的论断与创新 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举。十年文革导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连续十年没有召开过一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也十多年没有进行过,人大机关形同虚设,人大的地位和权威无从谈起,这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受到重大损害。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和拨乱反正的深入,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和权威的高低对于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对于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初步成果的巩固和不断发展,显得日益密切。人大强则国安。提高人大的地位,重塑人大的权威的工作便摆在了位居领导和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的面前。 于是,1982 年 9 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其报告中关涉到人民代表大会的共三处,全都与人大的地位与权威有关: 即“ 特别是不久即将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宪法草案,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已经确定的方针,作出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新规定。”“ 在新宪法草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之后,党中央将经过国家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继续对我国武装力量实行领导。”“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一经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全党必须严格遵守。”前两处凸显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的最高权力机关,第三处回答了长期以来萦绕在人们心头的“是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 1987 年 10 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六次党代会报告关于人大制度的理论创新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