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① 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 实施的原因:——根本原因: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公有制为主体① 公有制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② 公有制构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③ 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实行股份制的作用:股份制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股份制企业性质判断: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④ 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思考: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 50%以上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思考:2005 年 8 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进一步降低了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并对其加强引导和规范,这表明A.非公有资本是文化产业的主体B.公有经济将逐步退出文化产业C.文化市场进一步向各种所有制开放D.国家不再干预文化产业的经营(3)国有经济① 国有经济含义:② 国有经济地位: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③ 发展国有经济意义: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思考:2007 年 3 月 6 日,国资委发布的《2006 年规划发展工作回顾及 2007 年重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