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一、教学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对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正确认识和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处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牢固群众意识,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教学重点】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难点】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前课准备1.先利用 5 分钟左右的时间,将 11、12 课的主干内容看一看。2.利用 10 分钟左右的阅读书本 p86—92,完成【生本对话 A】、【生本对话 B】。3.选取【生生对话 A】中的某一个对话内容提前作出思考,并尝试写出提纲。三、教学过程(一)生本对话【生本对话 A】【生本对话 B】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决定社会发展。 (2)内容:社会历史首先是 发展的历史,是 创造的历史。2、人民群众(1)地位① ② (2)作用① 的创造者⑵ 的创造者③ 的决定力量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判断(1)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判断(2) :杰出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X )1.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1)坚持 、 。(2)坚持 为民所用、 为民所系、 为民所谋。(3)实现好、 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1)相信 自己解放自己。(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一切 ,虚心 。3.群众路线(1)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 和 。(2)基本内容:一切 群众,一切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坚持的意义(1)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 胜利的重要保证。(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判断(3)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 )判断(4)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生生对话【生生对话 A】【方法说明】对话一:1.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势”、“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也有人说“时势造英雄”。材料二: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1)结合教材内容,对材料一、二的观点作出评价。“英雄造时势”和“舍英雄几无历史”的观点,认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决定的,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