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 习 任 务核 心 素 养1.描述与分类:我国三级自治机关;民族自治权。2.解释与论证:我国民族政策与国体、国情的关系。3.预测与选择:坚持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4.辨析与评价:评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与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2.科学精神:分析民族政策的科学性。3.法治意识:不断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法治化。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内容(1)自治地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判一判]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三级。(×)(2)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判一判]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政府。(×)3.原因(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 、小聚居、相互交错 ”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判一判]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想一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关键是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的意义。提示: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设情景] 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 155 个,其中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