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人教新课标)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思维导图】微试题 1.【2014 全国 2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下题。《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 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② 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③ 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④ 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2.【2013 四川卷】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D)① 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 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③ 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 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3.[2012·江苏卷]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 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 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答案 C 4.【2012·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2007 年,来自全国各地的 27 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经过 5 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歌岭的大学 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1)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