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第一框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请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七课第一框题 P54 至 P57。二、结合学习的内容思考如下问题: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特征及其方法论要求3、你能列举实际生活中事物相互联系的事例吗? 预习指导:了解联系的含义,把握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所谓联系,就是 以及 之间的相互 、相互 和相互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说明联系是 。我们要用 观点看问题。3、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 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切忌 。4、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 和 。5、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三、自主解答以下题目1、中国对外石油依赖度是比较高的,2007 年净进口原油 3.8 亿吨,对外依赖度达 40%。到 2010 年,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估计要超过 50%。这说明 ( )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B、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联系 C、联系具有多样性 D、自然界存在着联系2、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一场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全球都卷入金融危机的漩涡中。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独善其身,中国也不例外。这一事件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 B、联系具有普遍性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3、事物的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偶然联系和必然联系等,这体现了联系具有 ( )A、客观性 B、普遍性 C、条件性 D、多样性课前自主学习(学案)4、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将会使世界进一步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以至于有人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变小了,成了地球村,这说明了( )A、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B、 事物固有的联系是人们创造出来的C、人们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建立任何联系 D、这种说法违背了客观性课堂主体参与(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 识记:联系的含义② 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及其方法论要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 运用:能结合生活的实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联系的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