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答案)8、答案:(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4)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2.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识记:1、真理和谬误的含义 2、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 3、对同一事物有不同认识的原因理解1、“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实用主义真理观”的错误性 3、真理和谬误的区别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5、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6、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7、“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哲学依据分析 1、分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和“有用即真理”等观点 2、应用具体事例分析说明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3、应用具体事例分析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4、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因预 习 案基础知识梳理:1、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是标志 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 。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3)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认识,但其中只有 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 。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4)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 。1234567DBAADBC(5)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 来说的,都是 、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 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 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7)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 。认识受到 的制约。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 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 、 、 、 、 、 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 、 ,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再从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8)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 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 是 ,作为认识基础的 是 ,因此,人类认识是 。追求真理是一个 的过程。(9)认识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