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生产运转中的防静电措施在液化气生产和运转过程当中,静电防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静电引起着火和爆炸的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有产生静电的来源;(2)静电得以积累,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3)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混合物的最小着火能量;(4)静电火花周围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上述四个条件中,任何一个不具备时,就不会着火和爆炸。因此,防止静电危害应当实行的主要措施如下:1.不准穿带钉鞋进入生产区。2.应避开发生金属撞击,不摔砸钢瓶。3.在有爆炸物危险的厂房内,一般不应采纳平型带传动,用三角胶带比较安全。为改善传动皮带的导静电性能,应采纳可导走静电的皮带,而不用绝缘皮带。最安全的方法是安设单独的防爆电机,电机和设备之间用轴直接传动或经过减速器传动。4.生产现场严禁使用高绝缘的塑料管、塑料板、橡胶板、橡胶管等。必须要使用时要选用能导静电的品种或加上金属屏蔽网,以防止静电积累,发生危险的放电。5.生产现场的金属设备及附件,全要设置有良好的接地,只作防静电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 100 欧姆(静电接地装置应当定期检查测试)。选用金属网导电胶管的转盘和灌瓶嘴,要做到管内金属网应与设备接触牢靠,当接地电阻超过规定值时应检测、修理或更换。烃泵和压缩机的外部金属保护罩应与接地线连接。装卸液化气用的胶管两端(装卸接头与金属管道)间应采纳断面不小于 6 平方毫米的铜丝跨接。6.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章程和有关规定,在装卸、灌装液化气时,必须要使用合格的零件,接连牢固后才准作业。防止因接头泄漏喷出液化气,摩擦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着火和爆炸。7.适当增大工作场所的空气温度,也可控制静电的集聚。在生产操作间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调节空气温度。如在干燥季节相对湿度较低时,应向工作场所地面多洒些水,增加空气湿度。8.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区的场所,不得辅设绝缘胶板。应辅设导静电胶板,并仔细做好接地。导静电胶板在接地时,与金属体的接触面积应大于 20 平方厘米,且须接触紧密,这样可大大减轻静电的危险。9.进入液化气场所的人员,应穿着导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不准穿化纤服装。10.在工作场所不得脱换衣服。据相关部门在 200C、相对湿度为40%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脱毛制外套时,产生静电最高电压达 2800伏;脱棉服时,最大电压为 2600 伏;脱化纤衣服时为 5000 伏以上。因此,只准在指定的更衣室、休息室或其它场所脱换衣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