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章程(1)岗位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岗位安全操作章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保用品。(2)对生产现场的煤气设备设施要持续性的进行点检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煤气设备的不安全隐患和煤气泄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3)按时巡检所属煤气设备的运转情况,不允许随意拆卸和检测、修理煤气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4)生产现场和操作室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轴流风机必须要有备用电源。时刻监视现场的煤气浓度是否有突然的波动,防止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的发生(5)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常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6)应持续性的对现场进行煤气浓度的监测(7)进入煤气设备内部作业时,应取样进行一氧化碳、氧气含量分析,取样时间不得早于进塔(器)或动火前 30 分钟。作业中应根据情况常常进行测定。(8)当空气中 CO 浓度小于 24PPm 时可连续工作;24~40PPm 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1 小时;40~80PPm 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30分钟;80~160PPm 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15~20 分钟;工作人员每次进入煤气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 2h 以上;大于 160PPm时,禁止入内工作。当作业人员进入容器内作业时,应实行防护措施,设专人监护,防止煤气中毒、窒息。(9)进入煤气区域,禁止吸烟和动火,禁止穿戴钉鞋和易产生静电的衣物进入现场。(10)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抢救者在实行自我保护措施后,将中毒者快速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奇的地方,立即实行现场急救措施。(11)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当直接送往附近医务室急救。(12)中毒较重者,如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当立即组织现场抢救,通知煤气防护人员、急救中心赶到现场急救。(13)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同时通知煤气防护人员、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急救。(14)中毒者可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就近医院抢救,途中应实行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有医护人员护送。(15)当发生多人煤气中毒事故时,应该先将中毒者全部抢救出危险区域,再分轻重进行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