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职业危害防范 摘要: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是指矿工在不良的劳动条件下长期工作而造成的健康损害。分析讨论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查找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有助于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煤炭企业健康稳步进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定量分析 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是指矿工在不良的劳动条件下长期工作而造成的健康损害,不良的劳动条件对人体健康可以产生各种危害,由于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所以统称为职业危害,煤炭企业工业领域极为广泛。从地质勘探到煤层开采,从洗煤加工到综合利用,任何一个环节或工序都有可能造成职业性危害。 煤炭企业的作业环境大部分在井下,井下作业由于本身条件较差,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比较多,假如管理不善,未实行有效的保护措施,例如未及时对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地点进行检测、废旧巷道不及时密闭等,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因此,了解和掌握煤矿井下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矿井中有毒有害气体物质有些是成煤过程中生成的,存在于煤体裂隙、孔隙中;有些物质存在于煤层、顶、底板岩石或其他物质中。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浓度超过临界值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有时还会发生爆炸危及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人员伤亡和设施设备毁损。 一、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及其危害 1.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无色略带酸臭味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易溶于水,常积聚于巷道的底部和下山的掘进头。CO2 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有微毒,对呼吸有刺激作用,肺部含量增加会使血液酸度变大,刺激呼吸中枢。当浓度达 5%时,使人呼吸困难、耳鸣;达到 10%时使人头昏昏迷;达到 20%~25%时会使人快速死亡。矿井最高允许浓度为%。 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有机物的氧化;人员的呼吸;煤和岩石的缓慢氧化,以及矿井水与碳酸性岩石的分解作用;爆破工作;矿内火灾;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均能产生大量的 CO2。此外,有的煤层或岩层能长期连续放出 CO2 甚至在极短时间内大量喷出粉煤和 CO2,造成严重的破坏性事故。 2.一氧化碳 CO 是无色、无嗅、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几乎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与酸、碱不起反应,只能被活性炭少量吸附。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馅,当与空气混合达到%~80%时具有爆炸性。CO 是一种对血液、神经有害的毒物。CO 随空气吸入体内后,通过肺泡进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