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安全管理不妨从消除“假想敌”做起不论是安监人员到企业进行现场安全监管,还是企业安管员到车间进行安全巡视和隐患排查,信任难免会遇到这样一些尴尬的局面:明明是就是违章操作,明明就是员工自身犯有安全危险的错误,但在面对他人的当场批判,难免不会有愤愤不平者、故意抬扛者或恣意生事者,何也?本是对生命安全的责任提醒,却遭遇不领情而被反击,好意之下竟是双方的尴尬。究其原因,特别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线员工在面对安监、企业安管等反违人员时存在敌对心理,怕被查出违章,进而受到考核,经济上受损失。这与我们的反违章机制有特别大关系,现如今的反违章检查,更多的是侧重发现违章,立事责人,通报考核。其实,考核不是目的,员工集体遵守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无违章可考核”的安全生产局面才是企业所需要的。同时,也不难想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管理体制中,管理与被管理之间,往往彼此视为假想敌人,存在较大程度上的敌对情绪。敌对中,员工的“防卫意识”被放大,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防护服”,保持着对管理者的警戒。许多管理者,过多地信任权威和严厉,试图用锐利的“监管刀”去划开这层防护服,控制员工的个体行动意识和机体动态,进而更好地实现企业对员工的有效监管,达到经营好企业的目的。但忽视了企业已经从“鞭子管理、语言管理、目光管理、目标管理”的演变中,走向了人性管理新阶段,这或许就是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当中,违章现象屡禁不止的深层次原因所在吧。在“以人为本”时代光芒的照耀下,亲和力也已经成为比威慑力更难以掌握、更具影响的管理技能,日益显现出“人性管理”的巨大时代威力。广阔基层员工渴望接受的不是批判和考核,而是善意的提醒和表扬鼓舞。哪怕批判是轻微的,长此以往也会使员工在内心产生逆反心理;哪怕表扬仅停留在口头上,他们的心里也是温暖的。现场出现较轻程度的违章行为和不文明生产行为时,管理人员更需要以耐心教育为主,绩效考核为辅,指导员工发现安全生产过程当中的问题所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毕竟,每一位员工都是讲道理、通人情、讲原则的,只要管理人员能够多一份耐心和帮扶爱心,信任生产现场的违章事件和不文明生产情况会越来越少。因此,面对“违操作”时,不妨先从消除人在心理上的“假想敌”入手,用诚心解决问题,带着表扬引导标准化作业运转,并积极制造条件,为反违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从根基上杜绝所有违章现象,为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夯实基础,这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