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_第1页
1/2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_第2页
2/2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一)化学组成、浓度和接触时间——对人体健康直接影响。SiO2>70%——结节性为主的弥漫性纤维化;SiO2<10%——间质纤维化,不易融合;浓度越高→发病越快→越重。接触时间——每日接触时间、工龄长短。(二)分散度、粉尘粉碎程度——直径表示;分散度越高→沉降速度慢→存留时间长→进入机体多,反之则少;在呼吸道的储留分散度大的时间长,比表面积大。比重:分散度相同,比重小沉降速度慢→进入机体多;(三)溶解度:在呼吸道溶解、吸收;毒性粉尘:铅,汞→溶解→中毒;矿物粉尘:SiO2→不溶解→尘肺;有机粉尘:面粉,糖→吸收。(四)形状与硬度球形→阻力小→易沉降;比较坚硬→上呼吸道刺激,机械损伤。(五)荷电性温度↑→荷电性↑湿度↑→荷电性↓同性电荷相斥,稳定性增强,增加了被吸收的机会,异性电荷相吸,粉尘聚集→沉降,减少进入机体机会。(六)爆炸性高分散度的煤炭、糖、面粉、硫磺等粉尘。温度:(火焰、火花和放电)明火;浓度:煤尘——30~40mg/m3;淀粉——7g/m3;糖——10g/m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