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表法建立“五全”管理的预警机制在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推动,厂网分开以后,发电厂从原有的垄断体制下走出,进入市场。企业在社会、行业、自身深化改革的三重压力下,寻求效益最大化,安全生产尤其是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不可能再象以往那样依赖上级部门频繁的检查、监督来落实措施、实现保障,而是在更大的程度上依靠班组、员工自己的约束、自我完善来实现。这就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运营机制下,更有效地实施“全面、全员、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客观地说,“五全”的安全管理模式,对于发电运转无论从时空的延续上,还是管理的内容上,包罗万象,涵盖一切。依照“五全”开展安全工作,实施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应该是稳操胜券。我们在实行“五全”管理模式的过程当中,吸取了历史上积累的有益经验,用图表法建立起“五全”的预警机制,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任何事物的进展变化都是循着一定的规律演变的,那么火电厂运转的安全生产有没有规律可循?现把我们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和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众所周知,在火电厂运转生产一线工作的同志,大都有这样的感性认识:每当一次安全大检查以后,设备完好,人员精神饱满,然后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演变,机械设备因为磨损、润滑油因为消耗使得缺陷和异常渐渐增加;管理工作也会因为时间的推移渐渐松懈;人员对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也呈自然下降状态,违章违纪现象增多,安全生产出现了一个低谷时期。于是下一次安全大检查活动开始,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设备缺陷被消除,人员精神饱满,管理到位,秩序井然,一切又进入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暂且把这种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现象当作规律,引进现实就发现:火电厂几乎以 3 个月为 1 个周期(3 月份的春季安全大检查、6 月份的安全月或迎峰度夏活动、11 月份的冬季安全大检查,每次活动约 1 个月),呈波浪式前进。由于火电厂运转的这种变化是在一个缓慢的进程中进展的,一般而言,很难找出今日工作的危险点在哪一个具体岗位,在哪一台具体设备上,加上运转工作三班倒的特点,因此它对事故的防范,不可能象检测、修理部门那样,工作指向具体,能够从设备投运的时间、过去积累的经验中进行比较,相对准确地推断出故障点,确定检测、修理的时间、方法,它的防范只能是巡检制度的履行,安全理念的体现。这种防范,更属于一种精神和意念上的防范,是一种宽泛的理性约束,它在实施过程当中主要依靠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