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A 质点、位移和时间一、教学任务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在初中学习过有关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等物理概念,并学习过一些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所必需的。根据对实例的分析、比较,当实际物体与其运动之间满足一定条件时,可将实际物体简化为一个点,且不影响对问题的研究,从而建立质点模型。根据实例分析,引人位移的概念。介绍标量和矢量,并通过实例的分析、比较,理解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应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得出速度定义及计算公式。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速度公式,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其中所应用的一些科学方法,为后续的匀变速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可以看作质点。(2)知道矢量和标量,理解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特征。(4)知道应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5)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2、过程与方法(1)通过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的分析和讨论过程,感受比较和分析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通过质点概念的引入过程,感受物理学中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机械运动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广泛联,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2)通过导学部分交通安全热点问题的讨论和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学习,感悟生活中不能违反科学规律,提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质点、位移、时间和速度概念的建立。(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和位移公式。难点:(1)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2)速度的概念。四、教学资源:“及时停车”演示装置(课本图 1-3)、课本上的图片、一段交通录像、有关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的 PPT 或动画、有关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 PPT 或动画。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是:质点、位移、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图片和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比较、推理建立质点、位移、时间,应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建立速度的概念;进而根据实验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得出匀速直线运动1的位移公式,最后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巩固所学的知识,感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