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能结合力的性质和运动状态进行分析。2. 知道两类动力学问题。3. 理解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两类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4. 会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知识求解简单的两类问题。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重点: 应用牛顿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 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易错问题:受力分析时,出现遗漏、虚构、重复的现象。教学课时:1 课时版本:人教版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 夯实基础 (一) 温故知新1、25N 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能使它产生 2m/s2的加速度,要使它产生 5m/s2的加速度,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2、 自行车以 10m/s 的初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求:(1)经过 6s,自行车的速度变为多大?(2)经过多长时间,自行车速度变为零?(3)自行车在 6s 内的位移多大? (二) 新知初探1.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已知或分析得出)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求任意时刻的速度、位移等)。其解题基本思路是:利用 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利用运动学的有关公式( 、 、 )求出速度 v 和位移 x 等。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已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其解题基本思路是: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情况(性质、已知条件等),选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 ;再利用 求力。 3.无论哪类问题,正确理解题意、把握条件、分清过程是解题的前提,正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始终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桥梁。可画方框图如下:4、探究课本例 1 和例 2,总结出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例 1 例 2 基本步骤:二、合作探究 交流讨论1、一个质量 m=10kg 的物体静止在摩擦因数 u=0.4 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拉力 F=100N 时, 求物体在 2s 末的速度大小、方向和这 2s 内的位移。(取 g=10m/s2 )。 2、质量为 2.75 吨的载重汽车,在 2900 牛的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上一个山坡,沿山坡每前进 1m,升高 0.05m,汽车前进 100m 时,速度达到 36km/h,求汽车在前进中所受的摩擦力。(取g=10m/s2 )三、引领探究,启迪思维运动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情况及其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1、木块质量 m=8kg,在 F=4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 t=5s 的位移 s=5m.(取 g=10m/s2),求:(1)木块与粗糙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