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三要素;2.正确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及位置;3.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过程与方法1.知道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力的概念、领会重力的产生原因和特点;教学难点理解重心的概念。新课教学引入:在初中你们已经学过了力,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力。 演示:1、用手压锯条、拉皮筋等 ,学生观察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呢?2、扔掉手中的粉笔,拖动桌面上的书等,又有什么现象,又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变化呢?锯条、皮筋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粉笔、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是由于这些物体受到了其他物体的力的作用的结果。在物理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作力。力的作用效果:1、 使物体发生形变。2、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包括速度的大小,方向,大小和方向)。一、力和力的图示1、 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吗?(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就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两者是同时存在的,不分先后。在研究某物体时,我们把它叫做受力物体,对它作用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不是有生命的物体才能作为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是绝对的,在研究不同问题时,同一物体有时是受力物体,有时是施力物体。问题:我们用手拍打桌子时,是手给桌子一个力,可为什么我们的手也会感到疼痛呢?(让学生用力打桌子,体会手的感觉)(2)、相互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甲对乙有作用力,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问题: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的方向拖动桌面上的书,书的运动一样吗? (3)、矢量性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其大小有关,也与方向有关。如何通过作图来表示力呢?1、 力的图示课本图 3.1-2 可以把力的三要素(大小、作用点、方向)表示出来。2、 力的示意图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3、 力的单位:牛顿 符号 N演示:竖直上抛一粉笔头,结果它会落在地上,粉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