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学案十 滑块——木板模型问题一、滑块——木板的动力学问题滑块-木板模型作为力学的基本模型经常出现,是对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有关知识的综合应用.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类问题无论物体的运动情景如何复杂,这类问题的解答有一个基本技巧和方法:求解时应先仔细审题,清楚题目的含义,分析清楚每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因题目所给的情境中至少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更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 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例 1】 (2015 云南玉溪一中期末) 质量为 m 、长为 L 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也为 m 的小滑块(可看做质点),放在长木板的左端,如图所示;给小滑块一水平向右的拉力 F ;当 F 取不同值时求解下列问题。(重力加速度为 g )(1)使滑块在木板上发生相对滑动, F 至少为多大;(2)当mgF3时,经多长时间,力 F 可使滑块滑至木板的最右端;(3)当mgF3时,F 至少作用多长时间后再撤去,最终滑块可以滑到木板的最右端。二、图像在滑块——木板模型中的综合应用首先要学会识图.识图就是通过“看”寻找规律及解题的突破口 .为方便记忆,这里总结为六看: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面”,五看“截距”,六看“特殊值”。(1)“轴”:纵、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2)“线”:从线反映运动性质, (3)“斜率”:“斜率”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4)“面”即“面积 ”:主要看纵、横轴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 (5)“截距”:初始条件.(6)“特殊值”:如交点、拐点。滑块——木板模型中遇到带有物理图象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图象,先从它的物理意义、点、线、斜率、面、截距、交点、拐点等方面了解图象给出的信息,再利用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去解题。【例 2】(2015 重庆一中期末)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M=3.0kg 的平板小车 C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 t=0 时,两个质量均为 1.0kg 的小物体 A 和 B 同时从左右两端水平冲上小车,1.0s内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 g 取 10m/s2)求: 1 (1)小物体 A 和 B 与平板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A、μB(2)判断小车在 0~1.0s 内所做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