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斯巴达克思观后感-观后感 看了一部取材于罗马奴隶斗争的电影,名叫《斯巴达克思》。电影讲述了斯巴达克思在公元前 71 年领导一群奴隶起义,他们两度击败罗马大军,但是在受到克拉苏军队长期包围、攻击之后,最终还是失败了。克拉苏告诉几千名斯巴达克思部队的俘虏说:“你们曾经是奴隶,你们将来还是奴隶。但是罗马军队慈善为怀,只要你们把斯巴达克思交给我,就不会受到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罚。”在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斯巴达克思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思。”紧接着他旁边的人站起来说:“我才是斯巴达克思。”下一个人又马上站起来也说:“不,我才是斯巴达克斯。”在一分钟之内,被俘虏的军队里的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带来更深一层的启示:每一个站起来的人都选择死,但是这个部队所忠于的,不是斯巴达克思个人,而是由斯巴达克思所激发的“共同愿景”——有朝一日可成为自由之身。这个愿景是如此让人难以抗拒,以至于面对死亡也没有人同意放弃它。 一个缺少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和使命感的组织,必定缺乏竞争力。一个组织有了共同的愿景(愿望、理想、目标、远景),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在这个组织中,每个人的努力不是出于被迫,而是衷心想要这么做。共同的愿景不但是建立在每个人的愿景的基础上的,而且是在不断地鼓舞成员不断进展个人愿景的过程中形成的,因为无数愿景强烈的个人组织在一起,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 学校未来美好的进展前景是凝聚老师的巨大力量。 为此, 可做的一些具体的工作: 进行一次“合展未来”大讨论,明晰学校和老师个人的进展愿景; 向全体教职工征集“学校进展金点子”,让全体老师出谋划策,群策群力; 组织老师评选一年来的“十件大事”,引领老师学会系统思考,从关怀局部到关怀整体。知道哪些是重要的事,明细自己的工作方向,看到自己工作的成果,体会工作的乐趣。 开展“于细微处见精神”好人好事撰写活动,把学校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反映在老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关爱学生、以集体为重等方面的事例都挖掘出来,给以适时的表扬和奖励,弘扬学校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