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及防范措施电解铝生产是靠矿山煤、电、铝产业链进展起来的,它在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井下的顶板、瓦斯等五大隐患有所不同。那么,在电解铝生产中到底存在哪些隐患,怎样去防范呢?这得从电解铝的工艺说起:电解铝是用直流电使电解槽的两极产生热量熔融冰晶石和氧化铝,保持一定的电解温度来实现电化学反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铝。二氧化碳、氟化氢气体及部分氧化铝粉尘成为电解烟气经烟管送净化处理,铝液经真空包吸出运到浇铸车间,倒入混合炉后浇铸成铝锭。这一工艺流程,我们新一代铝业人苦苦经营了十年,十年的探究路让我们对隐患有一种特别的认识。在这条不断探究、不断求知、不断地去学习、不断成长的征途上也伴随着一起起事故的发生。关于“11·6”铝水烫伤人员的事故经过分析:那是在 2025 年 11月 6 日下午 4:05 时,浇铸车间发生的一起启拉母线的结晶器内铝水爆炸事故,造成陈某等 5 人被铝水烫伤,通过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原因分析认为:第一个是二次冷却水管被人踩动发生扭曲而改变了喷水方向,水流向结晶器引起铝水爆炸;第二个是受伤人员轮岗时违反规章管理制度未穿戴好劳保用品而造成烫伤。事后为了不再有类似的事故的发生,实行了以下防范措施:1.重新仔细组织员工学习《安全规程》及有关规章管理制度,并要求工作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2.加强工作现场管理,为工作人员制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对以上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此类事故属烫伤事故,事故源于高温的铝液。这就是在电解铝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的隐患之一。让我们来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在电解铝生产过程当中,电解的温度应当保持在 945℃—965℃,也就是说液态铝水的温度只有控制在此范围以内才能完成理论上的电化学反应,生成铝。可见,这样高的温度相对人体所能承受的常温之比悬殊甚大,要是以人体所能承受的温度 40℃来计算,铝液的温度相当于人体温度的 21—24 倍还要多,在电解铝生产过程当中,虽然人们采纳在电解质熔液表面加盖了保温料,尽可能减少热扩散和热辐射,从而避开高温直接对人体的损害,同时用以提高电流效应,但是在出铝、换阳极、测两水平、打渣、捞块等工作时,必须与高温的铝液接触,这就难免再次发生类似的烫伤事故。为了避开此类事故的发生应作好以下的防范措施:1.仔细学习《安全规程》,让员工把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的安全意识提升到一定高度;2.进入车间要穿戴好劳保用品;3.禁止脚踩在炉面壳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