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危险因素之七——粉尘危害及其安全风险粉尘危害 粉尘是矿工开采作业中最大的危害之一。爆破、矿岩装卸和运输过程都能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的危害性大小与粉尘的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物质组成有关。一般随着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含硫量的增加,粉尘的危害增大。在不同粒径的粉尘中,呼吸性粉尘对人的危害最大。粉尘危害原因 矿尘的性质主要包括: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矿尘的粒度、矿尘分散度、矿尘浓度、矿尘的湿润性、沉降速度、荷电性等。 矿尘中游离的二氧化硅是引起作业人员患砂肺病的主要原因。金属矿山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多为 30%~70%。 矿尘粒度以尘位直径来衡量,用微米作单位。矿尘粒度按其可见程度分成三类:可见尘粒(尘粒直径大于 10/μm,光线明亮时内眼可见);显微尘粒(尘粒直径为 0.25μm~10μm,普通显微镜下可见);超显微尘粒(尘粒直径小于 0.25μm,只在高倍或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矿尘粒度不同,在空气中漂移的时间也有所不同,进人人体的深度也有所不同,颗粒越细,漂移的时间越长,进人人体的机会也越多。据报导,进入肺泡引起砂肺病的矿尘,多为直径 1μm~3/μm 以上的极少,5μm 以下者称“呼吸性粉尘”,其危害最大。 矿尘分散度是指矿尘整体组成中各种粒度的尘粒所占质量或数量的百分比。作业场所的粉尘有各种不同的粒径,若小颗粒的占百分比大,就称为分散度高,反之则称为分散度低。由于矿尘的颗粒越小,难于捕获和沉降,越易被吸人大体内。因此,矿尘的分散度越高,其危害性也就越大。 矿尘浓度是表示矿尘量大小的参数之一,指空气中所含浮尘的数量。一般用两种指标来量度:质量法和计数法。 矿尘的湿润性是指矿尘被水湿润后容易沉降下来。根据矿尘被湿润的难易程度,将矿尘氛围亲水性和疏水性。矿尘的湿润性,随着气压的增加和它与水接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尘粒的变小与气温的上升而降低,其还与矿尘的岩(矿)成分有关。 矿尘的荷电性是悬浮与空气中的矿尘粒子通常带有电荷的性质。矿尘荷电后,一方面其凝聚性有所增强,使尘粒增大而较易沉降和被捕获;另一方面带电尘粒也较易沉降于支气管和肺泡中,增加丁对人体的危害。 粉尘的溶解度指矿尘溶解于水中的能力。一般地,毒性矿尘溶解度越大,则对人体越有害,机械刺激性粉尘则相反。某些矿尘,如煤、硫磺、铝、锌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以内和适当的条件下能引起燃烧与爆性,造成井下事故,则称这类矿尘具备燃爆...